河北邢臺革命老軍區—王硇 |
時間:2017-07-24 15:07來源:未知 作者:admin 點擊: 次 |
圖文 ▏乘風設計推廣部
![]()
王瑙村地處河北省沙河市西南部,太行山東麓。四面環山,地形隱蔽。環境優美,景色迷人,村莊西南是風景秀麗的雞冠山和紅風山,春季山花爛漫,夏季飛撲連天,秋季紅楓遍野,冬季白雪皚皚。而王瑙村更是以古石樓群而聞名于世。建筑風格南北融合,是我國目前保存最為完好的古代建筑群落之一。
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“門當戶對” ![]() “門當戶對” 最有文化底蘊的,當屬那經歷無數風霜雪雨的"門當"和"戶對",從那里,我們知道了原來在數百年前,看一戶人家,不需進其家中,只要看其門樓,從其所立的"門當"和"戶對"上,就可以看出他的出身,更可以看出的他的家境,讓我們領略了中華古文化、建筑文化的博大與精深。 據考證,500年前最早在此安身的,是曾經做過鎮京總兵的王得才家。當年王得才護衛皇家貢品進京被劫,避難于王硇村。即使落難在這個偏遠的角落,其庭院建造也不改官宦之氣。雖然不敢也不能再像從前那般彰顯和闊綽,但是“門當”“戶對”這一顯示身份和地位的街門配置卻是不能少的。而我看到的這對圓鼓形“門當”,也許不是王得才那一代所建。但是,它卻能給人以武官之門的遐想。據介紹,石樓本身就具有防御功能,歷經無數戰亂并能夠保存至今,或許是得益于先祖尚武之遺風。 ![]() ![]() ![]() 王硇村里還有一座一進七全院的老宅,從一個大門進去,可以走遍七個院落,這座老宅四周有8個大門,還有碾子、水井、牛羊圈,類似山西的王家大院和祁縣的喬家大院。王硇村還有一進三全院、一進四全院,且院院有樓,房房有耳?,F在村里年代最久的房子是當年先祖修建的,在村南一座已經無人居住的石樓頂部的椽子上,隱約可見“明”的字樣。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王硇村是革命老區,抗日圣地,八路軍根據地,沙河縣抗日縣政府所在地,沙河縣抗日獨立營、抗日高校所在地,從這里培養了大批抗日將士。老一輩革命家朱德、劉伯承、鄧小平、李德生、楊秀峰等都多次在王硇村居住過,范子俠將軍犧牲后,遺體曾在王硇村王家祠堂停入月余。王硇村的百姓養育了抗日將士。他們浴血奮戰,將鮮血染紅了這片土地。王硇村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有60余人參軍參戰,有14人英勇犧牲,劉伯承、鄧小平親自授予立功牌匾。 王硇村,就像是一部歷史通卷,建筑賦予了其文化,歷史的沉淀又使其建筑底蘊更加深厚,南方與北方文化的融合,更讓它獨樹一幟,從而為我們展開了一部建筑與文化、與歷史相交匯的美麗川寨形象,帶給了我們知識與風景的無限享受,使人留戀不舍,終生難忘。 |